为进一步提升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程的教学质量,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理解,10月26日,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召开了本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。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素斐主持,全体任课教师参会。
会上,首先由赵梓博、朱珂玟、王琦三位主备课教师围绕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教材第三章“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”的内容,分享了各自的备课心得和教学设计。赵梓博围绕“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”主题,从课程标准、学情分析、教学重难点等方面,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,更新了教学案例,选用贴近生活的时事热点话题,增强课堂的感染力;朱珂玟分享了“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”教学思路,倡导以问题导向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,以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家国情怀的有机融合;王琦结合历史与现实案例,聚焦“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时代要求”这一内容,深入剖析了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与实践路径,强调应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,旨在以互动讨论与思辨性议题,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责任担当意识。随后,在王素斐的带领下,与会教师积极展开讨论,就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、教材的处理、案例的选取等方面,进行了热烈交流,确定了“理论讲解 + 案例分析 + 实践体验 + 价值引领”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,明确了各教学单元的重点难点、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。最后,王素斐对大家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肯定,对下次备课会进行了安排部署,并强调了将学生常见问题清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。
此次集体备课会通过统一教学思路、共享优质资源、优化教学设计,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与自信心。